國際發展及救援組織 – Oxfam

樂施會(Oxfam)是國際發展及救援的非政府組織,1942年由Theodore Richard Milford
法政牧師(1896年—1987年)在英國牛津成立,原名英國牛津饑荒救治委員會(Oxford Committee for Famine Relief)。

國際發展及救援組織 - Oxfam

樂施會組成目的是在二戰運送食糧到被同盟國封鎖的納粹德國佔領的希臘,1963年,加拿大成立了第一家海外分會。1965年起改以電報地址“OXFAM”作為名稱。在世界經濟論壇拉開序幕之時,發展慈善機構
Oxfam 公佈了年度不平等報告。2018 年又是一個貧富差距拉大的年份。

報告稱,全球 2200 個億萬富翁的資產在 2018 年增長了 9000 億美元,即每天增 25 億美元,比 2017 年上漲了
12%。與此同時,世界上窮的那一半人口(收入排在 50% 之後的人口),財富又比前年少了 11%,每天縮水 5 億美元。在 2016 年,最有錢的 61
個人資產與“較窮的 50%” 總財富相當,這個數字在去年跌至 43,今年則是 26。

報告還囊括的一些發現有:億萬富翁的數量自 2008 年經濟危機後已經翻番;在 2017-2018
年間,每兩天就誕生一個新的億萬富翁;首富傑夫·貝索斯的個人資產達到了 1120 億美元,其 1% 的財富相當於整個衣索比亞的國家健康預算,後者擁有 1.05
億人口;1980 – 2016 年間,貧窮的那一半從世界經濟增長中獲得的紅利少之又少,大概是每美元中的 12 美分,而尖端的 1% 則能收穫 27
美分。

Oxfam 政策主管 Matthew Spencer
稱,過去的四分之一個世紀,人類設法大規模減少了極度貧困人口,這是一項巨大的進步,但如今這個進步可能因為日趨嚴重的不平等而停滯不前。

“我們經濟的組織方式意味著財富不公平地集中在具備優勢的少數人手裡,又有數百萬人掙扎在生死線上,婦女們得不到基本的產期護理,兒童逃離貧困的上學路線被封堵。沒人應該早早死去或一輩子文盲,就因為他們出生貧寒。”

報告指出,政府沒能在公共服務上有所投資,是加深不平等的罪魁禍首。每天都有 1 萬人因得不到醫療救助而死亡,因貧困而上不了學的兒童則多達 2.62
億個。

這種情況完全可以避免,Oxfam
表示,“世界上有足夠多的財富供每個人獲得生命中的機會”。他們呼籲政府向富裕人群和公司多徵稅,建立免費、高質量的公共服務體系,幫人民徹底改善生活。根據 Oxfam
的估算,只要收取 1% 的財富稅,每年就可徵收超過 4180 億美元,足夠讓所有失學兒童重返課堂並得到醫療服務,還能避免 300 萬起死亡案例。

一些看起來頗為理想化的建議還包括:停止將公共服務私有化;為所有人提供養老金、兒童福利和社會保障;解放婦女照顧家庭又沒獲得收入的數百小時,將之作為政府預算的一個關鍵目標,投資水、電、育兒等公共服務領域,減少婦女無薪顧家時間;終結避稅,設計出更公平的稅收體系,在全球層面執行,發展中國家也要被給予話語權等等。

不過,Oxfam 的報告爭議不小,它已經有數年被批判研究方法有問題。在財富計算時,Oxfam
基於的是個體擁有的淨資產,比如房產和股份,再減去個人負債,以此算出他們的全球地位,而“收入”不在考慮之中。這就導致了一個顯著的問題:他們計算出的 “貧窮
50%”,並非是生活在撒哈拉以南地區幾乎沒有任何收入的人群,而更可能是剛畢業的大學生,他們擁有穩定的職業和收入,也許只是背了一筆學生貸款,在這種計算方式中就比中非或東南亞居民“更窮”,這顯然不科學。

而 Oxfam 提出的建議也被質疑太過模糊籠統又沒有可行性。英國智庫經濟問題機構的 Kate Andrews 說,Oxfam
似乎“太迷戀從富人身上獲取財富”了,“如果 Oxfam
的終極目標是終結世界貧困,那麼他們應該開始搭建正確的國內外框架,允許自由經濟繁榮發展並打壓腐敗。相反,他們採取了一種介入策略,這更可能造成對財富的打壓,而對成功的再分配起不到任何幫助。”

另一位研究員 Jamie White 也指出,Oxfam 可能青睞的“從 26
個富人身上拿錢分給窮人”的方式對消除貧困沒有根本性幫助,“這不是幫窮人提高收入,只是一次性付款,無法從根源上改善他們的生活”。「文章來自-好奇心日報」

猜你喜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