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ra是一個耳熟能詳的網站,也是社交問答網站的鼻祖,被國內大量山寨模仿的物件。Quora最大的好處在於其問題回答的專業性。正式那句話:“我寧願從1000個高質量的內容來源那裡獲取資訊,也不願從來源更多的整合性渠道獲取資訊。
Quora由Facebook前CTO亞當·德安傑洛以及Facebook工程技術經理查理·切沃建立。2010年初開始內部測試的Quora在3月獲得風險投資公司Benchmark Capital 1400萬美元投資。據《華爾街日報》報道,估值為8750萬美元。6月Quora開放註冊,許多人開始使用並在極客圈中引起熱議。
Quora不像Twitter、Foursquare或者GroupOn已經具有一些盈利模式,似乎也因為這個原因,它並未在國內出現像團購熱那樣的眾多跟風者。另一點原因是,如果完全模仿Quora,起步門檻其實並不低。
Quora是一個功能比較複雜,對技術和運營能力要求相應也比較高的產品,即使模仿起來也有一定難度。還有一層原因可能是,除了網路達人和極客們的熱議,尚沒有更廣泛的人群意識到Quora具備成為大型消費者網路的潛力和基礎。
Quora的一個創新點是用眾包的方法或者說群體智慧,給所有話題都進行一次整理加工,從而提高機器學習的質量。在“話題層”下一番功夫並應用正確的處理方法,才是Quora改善問答質量的關鍵一環。接下來的重要問題就是我們上面提到的,運營這個網站的難度也不小,最核心的問題是如何給予專家以激勵。
因為問題的整理和優質答案的提供,實際依靠在人群中百分比不高的專家。那麼,在既沒有報酬,又沒有名望的情況下,人們為什麼要來參與這件事?也許維基百科的經驗可以借鑑。
Quora的創始人想設計出一種工具,讓人們為“話題層”添磚加瓦,貢獻自己的知識。因此,Quora的計劃是少考慮網站功能,多考慮如何讓新使用者也貢獻個人知識,並激勵活躍使用者積極地分享更多內容。這裡面其實存在一些矛盾。Quora團隊在考慮引入使用者等級制度來組織資訊其實一直猶豫不決,他們想保持老使用者的熱情,又不想讓新參與者看到自己等級太低而洩氣。因此,Quora實際上在儘可能多地向用戶提供工具來辨別高質量的知識,並建立話題等級。
Quora賦予所有使用者給答案投票的權力,這點和Reddit、Digg類似;而和國內的百度知道這類網站,只有提問者能確定答案是否滿意不同。
值得一提的還有,Quora採用了邀請制,封閉測試很長時間後才開放。而一開放,就直接選擇基於擁有Facebook和Twitter賬號的使用者,可見創始人心態之開放和對自己產品的信心。
另外,Quora提供關注人、話題、問題的功能,並讓這一功能非常明顯而突出,導致了Quora上資訊的分類非常細化和豐富,具備非常強的知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