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M: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National Palace Museum,NPM)是臺灣規模最大的博物館以及八景之一,同時也是古代中國藝術史與漢學研究的重鎮,所藏近70萬件冊文物為世界上最負盛名的古代中國藝術珍品,名列全球最受歡迎藝術博物館第六位。

NPM:臺灣國立故宮博物院

[國立故宮博物院虛擬館]

國立故宮博物院庋藏中國曆代文物,其源於北平故宮者,皆出自遜清內府;原屬中央博物院籌備處者,多系古物陳列所舊藏,為熱河、瀋陽行宮所有。因此,今日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主體,實彙集北平、熱河、瀋陽三處清宮之文物。

本院藏品承襲自宋、元、明、清四朝宮廷收藏,院務發展則與近代中國歷史程序緊密相系。民國13年10月下旬,直系將領馮玉祥(1882-1948)發動北京政變;攝政內閣總理黃郛於11月4日內閣會議中通過〈修正清室優待條件〉,要求遜帝溥儀(1906-1967) 「從即日起永遠廢除皇帝尊號」、清室應「即日移出宮禁」。

次日,京畿警衛司令鹿鍾麟(1884-1966)偕同警察總監張璧、國民代表李煜瀛(1881-1973)前往紫禁城後寢,請宣統廢除尊號,交出印璽宮殿,遷出皇宮。6日,國務院組織清室善後委員會,聘李煜瀛為委員長,會同清室近支人員,點查清宮物品。14年4月12日,清室善後委員會為饜足各界一睹故宮狀況之殷望,特公佈〈參觀故宮暫行規則〉,開放御花園、坤寧宮、交泰殿、幹清宮、弘德殿、昭仁殿、南書房、上書房等處(即故宮中路),供遊客於每星期六、日下午一至六時觀覽。9月29日,清室善後委員會議決仿照法、德諸國皇宮博物館先例,成立故宮博物院,並於雙十國慶日下午舉行開幕大典。

民國14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正式成立,新闢五條參觀路線,對外開放,昔日禁苑皇室之私,乃得公之於世,為國民所共有共享。故宮肇建之初,一直受到國內政局動盪,軍閥政權更迭頻仍的影響;幸賴莊蘊寬(1866-1932)、江瀚(1857-1935)、陳垣(1880-1971)等文化界人士組織維持會,與各系軍閥斡旋,阻止北洋政府插手院務,始得勉強賡續發展。

17年6月,國民政府北伐成功,接收故宮博物院,旋公佈〈故宮博物院組織法〉,明定故宮直隸於國民政府,並以易培基(1880-1937)為院長。易院長任內,故宮在組織架構、文物典守、藏品整理,以及館舍修葺、展覽陳列、出版流傳等方面,均獲長足發展,可謂為大陸時期之全盛階段。

國立故宮博物院典藏曆代文物菁華,浩瀚豐富,不僅為華夏民族歷史根荄之所託,更是人類文化史、藝術史上的瑰寶;全體同人上承七千年民族文化統緒之重,不斷改進更新,所圖維繫縱貫者,亦即歷史與文化的珍希傳承。故宮肩負開物成務的重大使命,自將終始一貫,戮力於民族傳統源流的導揚,以及國民人文藝術素養的提升,以期傳統歷史文化在固有基礎之上愈見含巨集光大。

猜你喜歡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